在當今數(shù)字化快速發(fā)展的時代,詐騙手段層出不窮,校園也不再是一方凈土,詐騙分子將黑手伸向了廣大師生。為了提高大家的反詐防騙意識,守護校園的和諧穩(wěn)定,今天我們來全面深入地了解反詐知識。
騙子以“無抵押、低利息、快速放款”為誘餌,吸引急需資金的同學,然后以各種理由要求繳納手續(xù)費、保證金等,一旦轉賬,便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通過電話、短信等方式,冒充公檢法人員、銀行客服等,編造各種理由,如涉嫌違法犯罪、賬戶存在風險等,誘騙同學們轉賬匯款。
打著輕松賺錢的旗號,先以小額返利獲取信任,然后誘導同學們進行大額,最終以各種借口拒絕返還本金和傭金。
某高校學生小李,看到一則兼職廣告,聲稱每單可獲得1-5元不等的傭金。小李嘗試做了幾單小額任務后,果然收到了返利。隨后,騙子誘導他刷一筆5元的大額訂單,并承諾完成后將返還本金和高額傭金。小李轉賬后,卻再也聯(lián)系不上對方,白白損失了5元。
小張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銀行客服的電話,稱他的銀行卡存在被盜刷風險,需要將資金轉到指定的“安全賬戶”進行保護。小張信以為真,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了轉賬,結果被騙走了2萬元學費。這些真實發(fā)生在校園里的案例,給同學們帶來了巨大的經(jīng)濟損失,也敲響了反詐的警鐘。
國家反詐中心APP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反詐工具,它能夠?qū)崟r預警、快速舉報、學習知識等。同學們要及時安裝,并開啟相關功能,為自己的財產(chǎn)安全保駕護航。
在涉及資金交易的賬戶上,設置多重身份驗證,如短信驗證碼、指紋識別、面部識別等,增加賬戶的安全性。
手機、電腦等設備上的軟件要及時更新,以修復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,防止詐騙分子利用漏洞進行攻擊。
—— 使用說明 ——
文字:135編輯器ai寫作
字體:默認字體
封面及文內(nèi)所有圖片來自135編輯器
圖片:135攝影圖(id:59893)
排版:135編輯器
版頭及文內(nèi)背景素材為本人繪制